第二期維基之聲:分享,讓知識有溫度
[關閉]
漢服[編輯]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提示:本條目的主題不是唐裝。
現代的男女漢服,左為女裝(襖裙、褙子),右為男裝(道袍)
漢服便服裋褐
漢服,即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近四千年中,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2],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3]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4],是漢民族傳承五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以《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漢族千年不變的民族特色,並通過周禮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華夏的冠服制度。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20多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的美譽,反映了漢族的文化禮儀,漢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而禮儀文化植根於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繫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的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繫帶、寬袖,又以盤領、圓領等為其有益補充,一般不在顯眼處使用扣子(至明代才開始於部份款式的服裝顯眼處上使用鈕扣)。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少數民族政權禁止漢服的時期,最終直接導致漢服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消失。公元1129年,金朝政權下令禁民漢服,又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後來海陵王首先寬鬆了政策:詔河南民,衣冠許從其便,最後結果反而是金人服飾漢化。滿清初期,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即所謂「留頭不留髪,留髪不留頭」,嚴厲禁止人民穿著漢服,殺害大批拒絕剃髮易服者,從此漢服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當代,社會上重新出現了復興漢服的熱潮,希望透過復興漢服讓國人認識自身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目錄
[隱藏] 1 名稱由來
2 特點 2.1 剪裁結構
3 類型
4 服制 4.1 皇室與貴族服飾
4.2 官員命婦服飾
4.3 軍事服飾
4.4 士庶服飾
4.5 兒童服飾
4.6 婚禮服飾
4.7 喪禮服飾
5 領形
6 布料和染印
7 紋飾
8 配飾 8.1 首服
8.2 腰部裝飾
8.3 足衣
9 傳承 9.1 上古時期
9.2 夏商周時期
9.3 秦漢時期
9.4 魏晉南北朝時期
9.5 隋唐五代時期
9.6 宋朝
9.7 元朝
9.8 明朝
9.9 清朝
9.10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9.11 當代
10 漢服與華夏文化 10.1 表演藝術中的漢服 10.1.1 舞蹈服飾
10.1.2 戲曲服飾
10.2 宗教服飾 10.2.1 道教服飾
10.2.2 漢傳佛教服飾
10.2.3 神祇仙佛服飾
10.3 繪畫中的漢服
10.4 語言文學中的漢服
11 對周邊地區服飾的影響
12 相關條目
13 註釋
14 外部連結
名稱由來[編輯]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特別是以《周禮》《儀禮》《禮記》為基礎的儒家禮典,因為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周禮所制定。[6]「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7]《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可知中國古稱華夏,乃基於衣冠禮樂文明而得名,尤以衣冠制度之完善,及禮樂制度之。「服章」乃君臣位階識別之衣裝。故各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漢服最初是異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唐代敦煌被吐蕃佔領,漢人被迫從夷俗,只有祭祖時才忍悲含恨穿上漢服,「遺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分記」,設法回歸唐朝。[8][9]吐蕃漢人沿襲漢服保持民族氣節和習俗,保持和唐朝的聯繫。[10]宋元明以降,異族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國服,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人國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11]這裡的「晉之遺制」和「漢服」都屬於儒家的周禮服制。路振奉宋真宗之命出使契丹,記載幽州故國居民「俗皆漢服,中有胡服者,蓋雜契丹渤海婦女耳」,又見「虜主衣漢服,黃紗袍,玉帶。」[12]遼使出使中國著遼國國服,而其副使則著漢服。[13]1126年金太宗頒布改俗令,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見小民有依犢鼻者,亦責以漢服斬之。生靈無辜被害,不可勝紀。[14][15]金兵入侵,宋朝郭靖不願棄漢衣冠而自殺。[16]朝鮮史載明朝平遼將軍總兵官毛文龍令投降的金虜換著漢服。[17]祖大壽兵敗,張春與朱之蕃之弟被俘,堅決不剃髮,著漢服居長興寺。[18]史載,所謂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滿清以此為鑒,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19]反清復明的最後據點之一福建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漢人還保持著在葬禮前為死者剪去作為滿清奴役漢人象徵的辮子。[20]
特點[編輯]
復原的漢代交領襦裙
穿道袍的男子
漢服特點是交領右衽、以繫帶為主。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稱為右衽;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論語中記載孔子曾說,若無管仲尊王攘夷,就會淪為異族統治而「被髮左衽」。[21]可見「右衽」這一特徵對於漢民族的重要性。
漢服一般用束帶繫紮,少用扣子。明代後期較多於顯眼處使用紐扣,但與滿清服飾有明顯不同,見於女裝及少數男裝常服、軍服、便服;滿清服飾以布製盤扣為主,扣帶很長,極為顯眼,大量用於禮服、官服、常服等各類型、各身份人物所穿的服裝。
漢服雖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在裁剪之時,看上去雖然是平面直線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會隨著人體的結構,呈現出不同的線條,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看,都十分動人,和環境共同成為靈動的藝術品。這與中國文化中重視人與自然的共融關係,「萬物與我為一」可謂互相輝映。因此漢服不僅重視人體的各個側面的線型,而且還注重人與環境之間,繼而成為服飾的特色。漢族傳統服裝中,貴族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袖子的長度也十分長。官員與老人的袖子延至手後,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漢服袖徑寬大時可達四尺,這種寬大的剪裁,使得漢服在穿著起來之後,可以形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流線,隨風而動,但毫不拖拉,給人灑脫飄逸、仙風道骨的感覺。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典型特徵是交領右衽、繫帶無扣,但實際上仍有其他款式。漢語里和衣服相關的詞彙,通通是漢服的特點。漢服的結構分為10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22]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小衣包括汗衣(汗衫)、犢鼻褌。中衣包括上衣下褲、中單、曲領等。大衣即外衣,如深衣、圓領袍、衣裳、袴褶、裙襦,還有外套如半臂、褙子等。此外,還有配飾如襪、帔、革帶、玉帶、銙等等。
剪裁結構[編輯]
古代布帛是人民向國家上交的稅收之一,幅寬二尺二寸。[23]傳統的漢服通常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手工布縫製。[24]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右衽。前襟的中縫稱為裻。裾的長度分為要中,膝上,腳背上。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
類型[編輯]
雖然漢服的款式名稱很多,但漢服的基本款式,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開,上身著短衣,下身著裙)、上下連綴式(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褲式、上下通裁等類型。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其中「裳」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上衣下裳的樣式多保留在禮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襦裙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裝形制之一,是幾千年中漢族婦女最常見的衣著。襦指短上衣。裙,裡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籠之。[25]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一直持續到明末清初,因為剃髮易服而終止。
上下連綴式又稱深衣制,周代至漢代流行的曲裾袍、直裾袍都屬於上下連綴式。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正義·深衣》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士人取得科舉功名後,就脫去白衣,改穿襴衫(官服)了。明代出現的曳撒、貼里、鞠衣等也屬於上下連綴式。
上下通裁的有圓領袍、直裰、直身、道袍等,特點是上下不分裁的袍服。
上衣下褲式又稱裋褐,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褲子,是勞動人民常見的衣著。
外套類有褙子、半臂、披風、鶴氅衣等。褙子是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26]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禪》:「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狀如單襦袷襖,特其裾加長。直垂至足焉耳。其實古之中禪也,禪之字或為單,中單之制正如今人背子。」相傳始於唐,盛行於宋。《宋史·輿服志》云:「婦人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及眾妾皆褙子。」宋明皇后常服紅羅背子。[27]披風由褙子演變而來,於明代出現。
服制[編輯]
主條目:漢服體系
漢代貴族服飾直裾袍
漢服的禮服、祭服無論顏色、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同身份的規定亦有不同。公服、官服、命婦服飾也有一定規格。常服、吉服一般無嚴格規定。雖然如此,常服服制有時也表現出等級差異,例如貴族常衣大袖長裾的大掖衣,士庶則著短衣小袖的襦絝。明代甚至規定「庶民衣長去地五寸。袖長過手六寸。袖樁廣一尺。袖口五寸。軍人衣長去地七寸。袖長過手五寸。袖樁廣不過一尺。窄不過七寸。」[28]然而部份朝代也常出現服飾僭越。
皇室與貴族服飾[編輯]
古代天子及男性近支皇族的大禮服為冕服,配冕冠,先秦貴族禮服為玄端,用作祭服、朝服、冠禮及婚禮服。祭服又有素端,這幾種服裝都是交領、右衽的上衣下裳制、大袖。唐代之後不再以玄端為祭服,另設祭服。皮弁服也是皇室男性禮服的一種。皇后、太子妃大禮服為翟衣,屬上下通裁的大袖袍服。明代時鞠衣、大衫為其他女性皇族的禮服,穿著時配鳳冠霞帔;鞠衣為上下分裁的深衣制圓領袍。
皇帝及近支宗室常服為袞龍袍,皇帝的袞龍袍常用黃色,故又稱黃袍。袞龍袍最常見為圓領,上面綴有龍紋,但亦有些是交領。
宋皇族朝服配方心曲領
明萬曆帝冕服像
身著圓領十二章袞服的明睿宗
官員命婦服飾[編輯]
宋代將軍公服像
File:CC wm2.jpg
明代官員祭服復原
官員服飾稱為官服,上朝所穿的為朝服,宋代官員朝服配方心曲領,依等級戴進賢冠、貂蟬冠或解豸冠。明初朝服為青色衣緣的赤羅衣、赤羅裳,頭戴梁冠。明代官員祭服為青羅衣、赤羅裳配方心曲領。官方祭祀時官員會穿祭服,宋明祭服會配方心曲領。
公服為官員之制服,唐至明時公服皆為圓領袍,唐宋公服按照等級依次用紫、朱、綠、青色,戴展腳襆頭[29]。明代公服按等級依次用緋、青、綠色,只在朔望日朝參穿著,其他日子則穿官常服。明代官常服綴有補子,又稱補服,顏色不拘,有圓領、交領兩種款式。命婦禮服為大衫霞帔,配翟冠。常禮服為綴有補子的圓領袍或襖裙。有功之大臣、命婦可獲皇帝賜蟒服。
唐代官員朝服
宋代官員公服
寇準藍地撮暈花公服
宋代女官服飾
穿方心曲領的司馬光
明代一品文官常服像
明代二品文官常服像
明代三品文官常服像
明代二品武官常服像
明代戴翟冠、穿補服命婦像
蟒服
明代戴梁冠、穿補服命婦像
軍事服飾[編輯]
皮弁服、劍服、盔甲與戰袍。
岳飛、韓世忠軍服
宋朝甲盔
甲盔
莫高窟張義潮軍隊
張義潮軍隊
平番得勝圖
士庶服飾[編輯]
士庶男子常禮服
深衣為士庶男子禮服、祭服,宋代深衣及朱子深衣均為直衿、大袖,穿著時為交領右衽,明式深衣則為斜衿。襴衫亦為士人常禮服。
先秦至漢代的直裾袍、曲裾袍為士庶禮服,男女皆可服。後世士庶男子常禮服及吉服多為袍服,女子常禮服及吉服多為襦裙。裋褐則是便服,男女通用,為上衣下褲,在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時穿著。窄袖襦裙亦是女子便服。
穿衣褲的宋代庶民婦女
穿交領襦裙的宋代婦女
宋代穿襦裙的婦女和穿裋褐的男子
穿對襟襦、抹胸的宋代婦女
穿袍服的宋代男子
穿直身的宋代士人
宋代庶民男子服飾
明代士人服飾
兒童服飾[編輯]
現代的幼童漢服(襖裙和半臂),配虎頭帽
File:明夏葵《嬰戲圖》1.jpg
戴箍子、穿圓領衫(左)和穿披風(右)的明代小孩
漢族兒童衣服形制一般與成年人差異不大,最常見是上衣下褲類,除了一般的裋褐外還有單穿半臂和褌者,較少見袍服類。唐宋時女孩也會穿襦裙,明代則有穿襖裙。一些幼童也會只穿內衣如肚兜、連腿裹肚衣、抹胸、裲襠等。嬰兒常穿開襠褲、戴圍嘴(又稱涎水兜、涎兜),圍嘴常裁成花瓣狀或梅花狀,也有其他形妝,常會繡上吉祥圖案。稍大能控制大小便的幼兒則改穿合襠褲。至清代雖然推行剃髮易服,但由於「老從少不從」,年幼穿漢服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交領右衽繫帶的設計不易弄傷嬰兒和幼童的幼嫩肌膚,同時也有教孩子不忘明朝、祖宗衣裳的意義,今人多稱「和尚衣」[30][31][32][33][34]。
兒童的首服與成年人有差異,嬰兒和幼童常戴虎頭帽,因為人們相信老虎有威鎮邪氣和鬼怪的力量,能保護小孩和給小孩帶來力量。除帽子外還有[箍子]](又稱抹額、額箍、額子、圈帽等),常有老虎、花朵等圖案,也有素麵的。還有風帽,是一種後面延長的帽子,可以擋風。也有些首服和成人的相同,例如幅巾。鞋履除了一般的鞋子外,嬰兒和幼童還會穿獸鞋如虎頭鞋、豬頭鞋等[31][33] [34]。
穿連腿裹肚衣的唐代嬰兒
單穿半臂的唐代嬰兒
穿紗褙子、襦裙,戴箍子的宋代女孩
穿裲襠的宋代小孩
穿肚兜的宋代小孩
戴幅巾(上)、風帽(下)的小孩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穿襖裙的女孩
戴虎頭圈帽、穿披風的明代小孩
繡上老虎頭的花形圍嘴
繡上「指日高陞」字樣和吉祥圖案的兒童肚兜
婚禮服飾[編輯]
明制婚服
主條目:漢服婚服
參見:士昏禮及中式婚禮
先秦士的婚禮稱為士昏禮,新郎親迎時穿著大夫等級的爵弁、纁裳緇袘,即玄色上衣、纁色綴有黑邊的帷裳,「袘」即綴邊。新娘則穿純衣纁袡,即纁色衣緣的黑色深衣,「袡」即衣緣。其餘程序則依照士的服制。也就是卿大夫的妻子穿白色的展衣,士庶人的妻子以黑色的褖衣為禮服[35]。《禮記正義· 曾子問》:「嫁服者,士妻褖衣,大夫妻展衣,卿妻則鞠衣。故《士昏禮》云:「女次純衣。」純衣即褖衣也。」因此,按照周禮,士庶的新娘穿黑色褖衣,大夫的新娘穿白色展衣,天子正妻受冊穿禕衣。
唐宋制度,新郎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大紅圓領袍)婚。新娘視新郎等級穿著,初唐新娘穿花釵禮衣,為深衣制禮服;後來花釵禮衣之制漸式微,新娘改穿大袖襦裙出嫁,多為綠色。士庶綠衣新娘與穿紅圓領公服的新郎配在一起,是為「紅男綠女」。宋初承唐制,後來新娘改為穿鳳冠霞帔出嫁,此制延續至明代。明代官員婚禮,新郎按照官品穿官常服,新娘視其夫等級穿命婦常禮服。士庶婚禮可假九品官服、九品孺人常服,但時有僭越;亦有不穿官服以士庶常禮服(男穿袍服、女穿襖裙)為婚服者。
喪禮服飾[編輯]
《三才圖會》插圖中的斬衰,衣不縫邊
漢服的喪服主要依據五服制定,五服是指一定範圍內親屬逝世時以居喪期限長短和喪服的粗細定下的規則,當中的服裝是在喪禮中穿著。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是斬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喪服。斬衰衣旁和下邊不縫邊。其次是齊衰,用熟麻布做的。因為縫邊整齊,所以叫做齊衰。再次之是大功,亦稱「大紅」,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齊衰精細些。小功又次於大功,亦稱「小紅」,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細。五服中最輕的是緦麻,比小功服更精細。明代皇帝、皇后鴐崩,官員所服之斬衰服是把烏紗帽去雙翅、以白布包裹,穿素色圓領袍、配腰絰(麻繩)、麻鞋;除服後換素服、烏紗帽,黑角帶,百日後穿回平日的衣服。命婦則穿麻布圓領、麻布裙、麻鞋,頭蓋麻布蓋頭,二十七日除服。
五服制度較為複雜,歷代多有簡化,稱為孝服,又稱孝衣。除服後,居喪期間會穿著普通的服裝,但會選一些顏色較素淡的,女子也少用華麗的首飾,明代時女子會由平日黑色或金絲狄髻改戴白色孝髻。
奴僕在主人喪禮期間會穿白布衣、戴白帽。
齊衰
大功
小功
領形[編輯]
上衣的領子可分為直領、交領、矩領、曲領(圓領)。直領又稱對襟,即左襟和右襟平行。兩襟相交則稱為交領。相交之處為直角則稱矩領,兩襟相交為曲線則稱圓領。領形是漢服的主要特徵,「領」也是漢服上衣的計量單位。
直領
矩領
交領
圓領(曲領)
立領
方領
布料和染印[編輯]
主條目:中國傳統織物工藝
漢服傳統用布分為:金縷、錦、羅、綾、絹、紬、紵絲、縑、綺、纚、紗、帛、布、棉、麻等等。[36]織金、錦、羅、綾是最昂貴的織物,綾羅錦繡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徵。秦漢時期,除齊紈、魯縞享有盛名外,[37]尚有吳綾、越羅、楚絹、蜀錦等名品。湯式《一枝花·贈美人》曰:「價重如齊紈魯縞,名高似蜀錦吳綾。」最古老最廉價的材料是麻葛。[38][39]
周禮就規定有典絲、染人從事印染。傳統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40]包括: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櫱、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芽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41]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華夏陰陽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纁-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
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纁。
色彩
染料
色圖
藍
藍草
紅
紅花
綠
槐花
金黃色
蘆木
鵝黃色
黃櫱
紫色
蘇木、青礬
最廉價普遍的是藍草制靛的藍印花布,[42]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時期,古時稱為藥斑布。[43]漢族的染印工藝稱作三纈,即蠟纈、夾纈、絞纈。纈是指系繒帛而後染之,使系處形成一定的花紋,起源自秦漢時代。[44][45]明代的織錦與刺繡興起以後,夾纈逐漸衰落,並被鹼印、拓印,刮漿防染法取代。
漢服的織綉工藝通過蘇綉、湘繡、蜀綉、漢綉、粵綉以及蜀錦、雲錦、宋錦流傳至今。緙絲是技藝最高的織花藝術品。唐代,始有用絲織制緙絲,以生絲為經,以染織熟絲為緯,有的加飾金線或孔雀羽,工藝複雜細緻,用色最多達 70 多種。
紋飾[編輯]
漢服的紋飾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46]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黻衣是天子帶有紋飾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 背的紋飾。《詩經》云:「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飾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 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 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士庶常服的紋飾則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為主,如纏枝紋代表子孫連綿,暗八仙紋代表八仙庇佑。
配飾[編輯]
定陵出土鳳冠
定陵出土明神宗金絲翼善冠
嬰幼兒戴的虎頭帽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漢服的內部體系非常成熟、完備,配飾種類繁多、樣式豐富。
首服[編輯]
主條目:漢服首服
冠帽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冕冠、爵弁(雀弁)、皮弁、韋弁、冠弁、武弁、通天冠、長冠、幅巾、烏帽等等。皇帝、公侯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的禮冠叫做冕。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珫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充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梁冠,是歷代文官的冠飾,源於戰國時代的進賢冠。籠冠就是「武冠」或「惠文冠」,是歷代武官的冠飾。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兒童帽飾則有虎頭帽、花帽等。
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翠翹、冠梳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頭插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47]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梳櫛。[48]唐朝婦女流行廣插釵梳。[49]漢族婦女還有戴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簪花花」。[50]王母娘娘見漢武帝髻上插大花。[51]明朝孔府在大庄設佃戶花庄,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明代中期開始又流行抹額,遮蓋額頭。
腰部裝飾[編輯]
腰帶會有很多種:[[大帶,蹀躞帶,革帶,絲絛等,而各個腰帶也會有不同的分工。例如革帶是用來懸掛重物,如蔽膝,佩劍。
佩劍也是古漢服的一部分(劍在戰國後已逐漸由兵器變為禮器),士人著正式服裝往往有佩劍。
足衣[編輯]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52]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53]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女性的鞋履常有繡花,稱為繡花鞋。嬰兒和幼童多穿虎頭鞋、豬頭鞋等。
三國時期的木屐
夾腳木屐
夾腳木屐
傳承[編輯]
主條目:中國服飾史和漢服歷史
漢服在幾千年的漫長時間中通過歷代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恆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各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緻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54]現代漢服不再體現等級制度,可粗略分為禮服、吉服、常服、便服,禮服是正規禮儀場合所穿、有嚴格形制規定;吉服是節日或喜慶場合所穿,形制規定不嚴格,一般較為華麗;常服則是平常穿著較為正式的服裝;便服則是在家居、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時所穿的服裝。
上古時期[編輯]
黃帝垂衣裳立宮宅
根據中國古籍,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繫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制衣服」[55]。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56]。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57]且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屬傳說時代,史書記載未必符合現實,未能確定漢族先民是否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
夏商周時期[編輯]
穿垂胡袖袍服的周代俑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則縞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58]夏商周的衣裳之制即吉禮中的冠弁服、皮弁服、爵弁服。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下裝稱為「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這時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帶固定,腰帶以帶鉤繫結,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這一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袍、襜褕兩種。還出現了襦裙。
穿短衣的東周車伕俑
穿袍的東周玉人像
復原的戰國武士服飾
秦漢時期[編輯]
復原的漢代三重衣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繞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59]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穿上後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三重衣」。
由於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秦代穿短衣的武士俑
秦代穿交領袍、繫上配帶鉤皮帶的武士俑
穿復原襜褕(左一)、繞襟袍的漢代著衣俑
穿垂胡袖袍服的漢代俑
漢代帶鉤
漢代帶鉤
復原的繞襟袍
東漢武士俑
穿大袖三重衣的漢代彈琴俑
穿襦裙的漢代女俑
魏晉南北朝時期[編輯]
魏晉貴族男子及其侍從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基本承襲秦漢的遺俗。男子的服裝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洒的效果。
魏晉平民裝束
南朝穿交領袍男子造型的燭台
北魏彩繪人物故事漆屏中穿袿衣的人物
穿大交領襦裙(內有圓領中衣)的北齊女子
西魏穿上衣下褲的男俑
北齊騎兵
隋唐五代時期[編輯]
主條目:隋唐五代服飾
整個唐代皆流行的齊胸襦裙
穿圓領袍的唐代宦官
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
唐代男子常服,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隋唐婦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流行齊胸襦裙。除齊胸襦裙外,這時期的仍有高腰和中腰襦裙,上襦低胸。此外還有「半臂」,又稱「半袖」, 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披帛,又稱「披子」,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
唐圓領袍
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仕女襦裙,部份為低胸裝
唐朝交領襦裙配披帛
著裙襦下棋的宮女
穿圓領半臂的唐代女俑
宮樂圖
五代《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中的漢服
韓幹畫馬
重屏會棋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貴族婦女穿齊胸襦裙
《簪花仕女圖》中的五代貴族婦女大袖衫配訶子裙
穿訶子裙、半臂的五代女子
穿高腰襦裙、配披帛的南唐女子和穿褲的嬰兒
宋朝[編輯]
穿褙子的宋代婦女
宋朝漢族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以襦裙為主,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襦裙,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宋徽宗聽琴圖》中的上衣下裳配褙子
宋代庶民婦女服飾
穿短褙子和褲的宋代婦女
穿對襟襦裙的宋代婦女
穿褙子的雜劇演員
元朝[編輯]
元朝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故此漢人仍然以漢服為主。
元代漢人的裝束
元曲演出壁畫
元代漢族百姓
元代版畫中的人物服飾
明朝[編輯]
主條目:明朝服飾
File:漢服 i.jpg
孔府藏明代襖裙
穿曳撒投壺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60]。明代開始於顯眼處使用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在顯眼處用扣子。
六合一統帽男子
身穿道袍的利瑪竇
穿道袍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穿行衣的吳偉業像
穿圓領袍鄭成功畫像
明代小廝
明代僕役服飾
穿立領襖裙的明代少女
穿主腰、襖裙的明代婦女
清朝[編輯]
清康熙年間漢女交領襖裙
清末交領童裝上衣,旁邊加上一字扣繫結,不單用繫帶
另見:剃髮易服、旗袍和馬褂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嚴酷的剃髮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延綿數千年的傳統服飾制度被迫中斷。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如孔子的後裔孔聞謤上書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服飾;鄭成功的兒子明鄭鄭經以繼承明朝為號召,將剃髮易服作為拒絕投降的原因之一;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髮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滿清為了鞏固其統治,還組織群臣學習《金世宗本紀》,告誡群臣不要學習漢人習俗,從北魏至遼金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
據傳,有「十從十不從」之民謠,譬如:「生從死不從」,指男子生前要穿滿人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男從女不從」、「老從少不從」,指女子及少年兒童可以不剃髮易服。[61]然而這只是民謠,從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並且,即使因此殘留了部分漢族服飾,因為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衝擊,也逐步滿化,如漢女襖裙清初仍然是交領,後來轉為滿服的厂字領。但直至清末仍然有一些童裝維持交領右衽的典型漢服款式,但後來人們已忘記這種是漢族傳統服裝,見交領右衽即聯想到僧侶服裝,故稱嬰兒和兒童穿的交領衣為和尚衣。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族元素的服裝,而寧願穿戲服作戰。
清康熙年間戲服
清代交領右衽嬰兒上衣,領部紋飾有所變化
清代交領右衽嬰兒上衣
清代交領右衽嬰兒衣褲
清代對襟童裝上衣
清代交領童裝上衣
清末交領童裝百衲衣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編輯]
1947年輔仁大學社會系畢業生穿漢服拍畢業照
民國初年的祭服畫像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滿清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頒布《暫行祭祀冠服制》恢復了漢服式祭服。[62]夏震武束髮深衣,張大千也寬袍大袖遊歷歐洲。錢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說》,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當科員時玄冠深衣,繫上大帶去上班。但由於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一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由於政府教育的缺失,不少漢人甚至將「韃虜」強迫漢族穿著的旗袍、馬褂誤認為是漢族的傳統服裝。
有些嬰兒和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時人稱為和尚衫。
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祭天儀式上的官員身穿漢服
一位穿祭服的福建籍民國官員
章太炎參照和服製作的漢服
穿祭服的民國官員
第十七屆孔教大會部份參加者穿漢服
張大千漢服遊歐洲
陳煥章深衣照
賽金花交領袍照
1930年燕京大學一位畢業生穿著漢服
當代[編輯]
漢服復興運動
中國大陸市面售賣的嬰兒「和尚衣」,實為傳承至今的漢服
英國華人參與漢服運動,當中有傳統裁剪的漢服,也有改良漢服
傳統的漢服嬰兒和兒童交領右衽服飾一直流傳至今(有部份的繫帶方式有所改變),並有人大量生產於市面出售,但大部份民眾並沒有認出此等服裝是自古傳承的漢族傳統服裝,而稱之為和尚衣(交領右衽類似僧侶服裝)、奶哺衣(視為嬰兒專用款式)、揭領衣、交領衣、綁帶衣(依其交領繫帶的特徵)等,因此不少人雖然幼年時穿過漢服卻沒有「漢服」的意識。近年,一些漢人重新倡導恢復清朝以前的漢族傳統服飾,即當代漢服復興運動,漢服才開始被廣大民眾重新認識,並獲得一些年輕人以及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及部份海外華人認可。漢服倡導者著重倡導在傳統節慶及祭祀等等場合率先穿著漢服,對於這個正在興起的現象,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當代,漢服根據其用途,主要分兩種:禮儀漢服與家常漢服。顧名思義,禮儀漢服是為了展示給公眾,歷史漢服在隆重或喜慶的公共儀式中的重要角色而用的,所以通常著重華美繁重,而忽略樸素方便。而家常漢服,又稱便常漢服,其目的是為了在當代人日常室內起居中,將漢服元素充分融入,以取代現在在家居中普遍使用的唐裝以及西方睡衣等,著重的是樸素,方便,舒適,簡單。現在日本和服中的浴衣、甚平,現代韓國的上衣下褲韓服,便常使用的功能是十分大的。這是因為這些民族在冠婚葬祭儀式(冠禮、婚禮、葬禮、祭禮)中使用本民族服飾更頻繁,所以本民族的和服、韓服的便常功能就自然彰顯。但是在中國,由於當代漢服運動是從儀式漢服開始的,代替睡衣,浴衣功能的家常漢服,現在才剛剛起步。而依傳統形制裁剪的漢服,當代也會在布料、紋飾、配色、裝飾、配件上創新,以迎合當代人的喜好。
此外有些形式上與歷史上傳統的漢服迥異,但仍保留有顯著漢服元素(例如沿襲漢服交領右衽及繫帶元素而與清式系列服裝及西式服裝迥異)的,則稱為改良漢服,最常見的有改良直裾和改良曲裾,無論剪裁或穿著效果均都與歷史上傳統的直裾袍和曲裾袍差異很大。
現今的旗袍(海派旗袍)、長衫、馬褂、唐裝(新式馬褂)都是以滿族服飾為主體,融入西式服裝風格改良發展而來,而與傳統漢民族衣冠無任何繼承關係,雖然旗袍的立領、馬褂的對襟及使用鈕扣等元素雖然曾出現在明朝服飾中,但都有很大差異,所以明朝服裝無直接承接的關係。
嬰兒「和尚衣」
有些嬰兒「和尚衣」繫帶方式有所改變
印有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角色圖案的嬰兒「和尚衣」
傳承明代漢服繫帶方式的嬰兒「和尚衣」
穿著改良直裾(右)和改良曲裾(左)的男女
依照傳統形制但配色創新的襖裙
穿著改良漢服婚服的婚禮
穿著改良漢服的漢服復興運動參加者
參照仕女圖服飾製作的襦裙配褙子
漢服與華夏文化[編輯]
「衣冠」「冠帶」之類的詞彙常常成為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
「衣冠」之類的詞彙也常常用作中國或漢族的代稱。如明人沈國元在《兩朝從信錄》中稱:「奴酋(努爾哈赤)倡逆,而佟養性、佟養真等佐之,明棄我之冠裳,甘為賊之肺腑。」把「冠裳」作為中國明朝的代稱。
表演藝術中的漢服[編輯]
舞蹈服飾[編輯]
主條目:中國舞
中國舞服裝以漢服為基礎,較生活上的服裝富有裝飾性,袖子亦較長
舞蹈是儒教郊祀和朝會儀式中的重要環節。」《三輔黃圖》卷五記載:「[漢]武帝時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歲童男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例如,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稱「健舞」,文舞又稱「軟舞」,兩種風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後者飄然若仙。兩種不同的舞蹈採用兩種不同的服飾。總的看來,健舞的舞服以小袖為多,以便騰越旋轉。而軟舞的服裝則多用長袖,以表現出婉轉、舒展的姿態。郊廟雅樂的重要樂器是編鐘,味淡聲希,伶官口耳相傳,其音韻曲折、恬淡高雅。[63]民間的民俗舞蹈則採用加以裝飾的士庶日常服飾或吉服。
舞蹈時所穿的服裝往往更富有裝飾性,袖子較長,便於舞動時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
穿長袖舞衣的漢代舞俑
穿喇叭袖舞衣的北魏舞俑
穿長袖舞衣的唐代舞俑
穿特別款式舞衣的唐代舞俑
穿舞衣的唐代舞俑
穿舞衣、披帛的唐代舞姬
戲曲服飾[編輯]
主條目:中國戲曲
黃梅戲官生官衣和女裝
戲曲服裝較通常的服裝更具有裝飾性。傳統戲曲服裝雖不是現實或歷史服飾的照搬,服飾的色彩、紋飾及著法又必然要展示舞台人物的尊卑貴賤和遇到一些難以「僭越」的禁例。戲曲服裝大致可分為小生褶子、帔風、老生蟒袍、官生官衣、武生靠衣五大類。宋代初年之後,黑色則和白色一起。為庶人所服。戲曲舞台以黃、紫、 朱(紅)、綠、藍的次序來標明人物的社會地位,顯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充分生活依據的。以尊貴者服用的「上色」褒揚善士,以卑賤者服用的「賤色」貶抑惡行,是古代色彩習俗。
潮劇服飾
川劇老生蟒袍
越劇小生褶子
越劇
豫劇
京劇
粵劇戲服
評劇
臺灣歌仔戲
宗教服飾[編輯]
道教服飾[編輯]
一位現代道士的服裝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服裝形制與通常的漢服基本一致,道士平日所穿的服飾通常無花紋,進行儀式時會穿著華麗的法服,並有專用的首服如混元巾、純陽巾、五老冠等,因應儀式所需配搭。法服花紋圖案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會繪製太極圖、八卦圖案等。一般認為,道袍一說,來自莊子所著的儒服。由於滿清實行剃髮易服時容許道士穿著漢服,因此道士的服裝傳承至今,但部份道教宗派的法服會變得舞台化,綴上水袖。
清末民初道士
清末民初蟠桃宮道士
現代綴上水袖的道士法服
漢傳佛教服飾[編輯]
兩位穿交領右衽僧袍的僧人
佛教來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受中國文化影響,成為漢傳佛教,初期服裝仍然保留印度風格,披著僧祇支(sanghati)。至後魏時,始加右袖,縫合兩邊,稱為偏衫。[64][65]正規的法衣仍然是印度僧衣式樣,日常穿著的常服是根據漢服稍加改動、對顏色樣式等規定後確定下來的,明朝稱之為直裰。[66]已皈依佛教徒所穿的海青也是漢服演變而來。
穿交領右衽僧袍的廣欽法師
清末民初的僧侶
穿交領右衽僧衣的現代僧人
神祇仙佛服飾[編輯]
台灣觀音媽聯中觀音與各神明及陪祀及前面的土地公像皆穿漢服
穿漢服的清代灶公和灶婆像
滿清實行剃髮易服後,傳統宗教的神、仙、佛等的塑像及畫像的服飾依然保持漢服典型特徵,雖然後世神像衣飾有戲服化的傾向,但依然保持「漢官威儀」,除了一些生於清朝被視為神祇崇拜的人物外,傳統神祇不論是漢傳佛教、道教還是民間信仰都穿著漢服,甚至一些本來非漢族的人物被漢人視為神明後,其神像亦穿上漢服,例如來自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後,本是印度人造型的佛祖、菩薩等佛教神祇在漢族地區的造像都改穿漢服,其中觀世音菩薩在中國被認為是女性後,形象是穿著襦裙的婦女。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來自荷蘭的八寶公主,其神像就穿上漢服而非她生前穿著的西式服裝。
穿襦裙的觀音像
媽祖像的服飾是舞台化的漢服
穿大袖衫的三清之首元始天尊
穿大袖衫的道德天尊
穿冕服的玉皇大帝和穿公服、軍服的陪祀
穿上衣下裳、鶴氅的玉帝
穿蟒服的關帝像
繪畫中的漢服[編輯]
清代的擬古仕女畫,服飾與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女裝相差甚遠
中國畫本以人物為主題。現存最早的戰國帛畫,便描繪了漢服的廣袖、細腰,揭示出那個時代的審美。漢代的石刻,唐代宋代的人物畫,均以當時的服製為主。唐代的《搗練圖》、《宮樂圖》、《簪花仕女圖》等可以說是中國仕女畫之顛峰,也是今天人們研究漢服歷史的重要參考。明代的人物畫亦然。清兵入關、剃髮易服之後,「禁止服漢服,而夷狄的衣冠,畫家不肖以之入畫」,人物畫逐漸衰落。寫實性的肖像畫減少,仿古的「仕女畫」增多。[67]
語言文學中的漢服[編輯]
古代中國文人曾經留下大量與冠裳有關的詩句,讚美了漢服的絢麗華美、繁複多端。
如,唐朝李賀的《秦宮詩》「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描寫了漢代美少年秦宮的服飾。
王維的《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描寫了唐天子的服飾之華美以及大唐的氣勢。
對周邊地區服飾的影響[編輯]
主條目:漢服對周邊地區服飾的影響
漢服由於華夏儒教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地區的民 族、包括許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鑒了漢服的某些特徵,用于吉凶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 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國服」。[68]漢唐藩屬體制中,周 邊民族首領存在著定期朝見皇帝的所謂"朝集" 制度。無論是外國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謁中國天子,接受官職,貢獻方物,還是中國天子宴請外國君主,外國君主都要穿國服奉禮。國服制度促使了周邊民族形 成自己的民族服飾。比如,契丹太宗入晉,接觸到中原衣冠制度,北歸後,參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國服與漢服制度。[69]
隱藏▲
檢 ·
論 ·
編
漢服系服裝
中國
漢服
韓國
韓服
越南
越服
琉球
琉服
日本
和服
相關條目[編輯]
漢服列表
漢服運動
剃髮易服
漢服體系
中國服飾史
民族服飾
漢服復興運動
註釋[編輯]
1.^ 黃帝紀元
2.^ 陳致平. 《中華通史》. . P.20 (中文).:「先秦上古時期稱為華夏族,秦漢以後稱為漢族」
3.^ 漢服的盛衰存亡. 2006-04-08.
4.^ 新華網2010年07月01日品漢服之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5.^ 《續日本紀》:「初令天下百姓右衽。」
6.^ 司馬遷,西漢,《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7.^ 《論語·衛靈公》:「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車,服周之冕。」
8.^ 白居易,《縛戎人》
9.^ 《唐書》第216卷下
10.^ 翟理斯,《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通報》第7卷第559頁
11.^ 脫脫,元代,《遼史·儀衛志二·漢服》
12.^ 路振,宋,《乘軺錄》,江少虞《事實類苑》卷七七引
13.^ 《東京夢華錄》「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大使拜則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右肩為一拜。副使拜如漢儀。」
14.^ 《大金吊伐錄》卷三《樞密院告諭兩路指揮》
15.^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三二
16.^ 《宋史》:「吾家世為王民,自金人犯邊,吾兄弟不能以死報國,避難入關,今為曦所逐,吾不忍棄漢衣冠,願死於此,為趙氏鬼。」
17.^ 朝鮮《仁祖實錄》『凡虜之來投者,使其養子毛有見主之,卽換著漢服,人不得識別矣。』」
18.^ 朝鮮《仁祖實錄》「朱之蕃之弟亦被執,終始不屈,張、朱兩人,不爲剃頭。城外有長興寺,張、朱著漢服,居於寺中雲。」上曰:『此可嘉矣。』」
19.^ 《清史稿》:「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太祖、太宗之業遂衰。」「有效他國衣冠、束髮裹足者,治重罪。」
20.^ 戴密微(Paul Demieville),法國,《吐蕃僧諍記》(Le Concile de Lhasa,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 de France,1952)
21.^ 《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22.^ 劉熙,東漢,《釋名·釋衣服》
23.^ 《冊府元龜》「唐高祖武德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絹二疋、綿三兩,自茲以外,不得橫有調斂。」
24.^ 《漢書》:「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
25.^ 《太平御覽》
26.^ 《占今圖書集成·禮儀典·衣服部》引《實錄》曰:「秦二世詔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於衫、身與衫齊而大袖。」又日;「隋人業中、內宮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間或日綽子,士人競服。」
27.^ 《文獻通考》「孝宗乾道中,中宮常服,有司進真紅大袖,紅羅生色為領,紅羅長裙,紅霞帔,藥玉為墜,背子用紅羅,衫子用黃紅紗,襠袴以白紗,裙以明黃,短衫以粉紅紗為之。」
28.^ 《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
29.^ 《宋史》「公服。凡朝服謂之具服,公服從省,今謂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領大袖,下施橫襴,束以革帶,襆頭,烏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30.^ 女子出嫁遮竹篩的由來
31.^ 31.0 31.1 《溫州晚報》記憶中那淡淡奶香「百家衣」
32.^ 浙江民俗之嬰兒服飾大全
33.^ 33.0 33.1 兒童服裝
34.^ 34.0 34.1 唐宋元間嬰戲畫中之兒童服飾配件
35.^ 《禮記正義》 曰:「子、男、大夫一命,其妻服展衣也。子、男之士不命,其妻服褖衣。」
36.^ 《魏志》曰:自公侯已下,大夫以上,皆服綾、錦、羅、綺、金縷之物。自是以下,雜彩之服,通於賤人也。
37.^ 《管子·輕重戊》「管子對曰:『魯梁之民,俗爲綈。公服綈,令左右服之,民從而服之。公因令齊勿敢爲,必仰於魯梁,則是魯梁釋其農事而作綈矣。』」
38.^ 《大明會典》「錦一尺八貫,紗一疋八十貫,綾一疋一百二十貫,羅一疋一百六十貫,麻布一疋八貫,葛布一疋二十貫。」
39.^ 《宋史》「惟春、冬加絹各百匹,大綾各二十匹,小綾各三十匹,羅各十匹,綿各五百兩。」
40.^ 植物染色樣
41.^ 宋應星,《天工開物》
42.^ 型染めとは
43.^ 《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干,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
44.^ 隋《二儀實錄》「纈,秦漢間始有」。
45.^ 玄應《一切經音義》:「謂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
46.^ 《禮記·禮器》
47.^ (唐)宇文氏,《妝台記》「漢武就李夫人取玉簪搔頭,自此宮人多用玉。時王母下降,從者皆飛仙髻、九環髻,遂貫以鳳頭釵,孔雀搔頭,雲頭篦以玳瑁為之。」「魏武帝令宮人梳反綰髻,插雲頭篦,又梳百花髻。」
48.^ (唐)段公路《北戸録》“着白紗帽而尚青袍或牙梳挿髻”
49.^ 《舊唐書·文宗紀》:「太和二年,詔諸公主不得廣插釵梳。」
50.^ 魏慶之,宋,《詩人玉屑》
51.^ (漢)班固撰《漢武帝內傳》
52.^ 郭若虛,宋,《圖畫見聞誌》
53.^ 李時珍,明,《本草綱目·服器部》
54.^ 《中國古代人物服式與畫法》,黃輝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91頁
55.^ 「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正義》注「五帝本紀」)
56.^ 「古者衣皮即服裝也,衣裳未辨。羲、炎以來,裳衣已分,至黃帝而袞冕。」
57.^ 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16-18頁
58.^ 《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後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冔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
59.^ 《漢書·王莽傳下》:"乃身短衣小袖,乘牝馬柴車"
60.^ 《大明會典》卷之六十·冠服一,卷六十一·冠服二;《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輿服二,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輿服三;《禮部志稿》卷十八·儀制司職掌九·冠服
61.^ http://gb.cri.cn/9223/2005/12/14/342@821256.htm 「華服」之變(《中國新聞週刊》漢服專題)
62.^ 《暫行祭祀冠服制》
63.^ 歷代女子服飾髮式變遷.
64.^ 宋贊寧《僧史略·服章法式》:「又後魏宮人見僧自恣,偏袒右肩,乃施一肩衣,號曰偏衫,全其兩扇衿袖,失祇支之禮,自魏始也。」
65.^ 《六物圖》:「此方往古並服祇支,至後魏時始加右袖,兩邊合謂之褊衫,截領開裾,猶存本相。故知偏衫左肩,即本祇支
66.^ 《敕修百丈清規》卷五「相傳,前輩見僧有偏衫而無裙,有裙而無偏衫,遂合二衣為直裰。」
67.^ 方人定. 《我的寫畫經過及其轉變》. 《再造社特刊》. 1941年.
68.^ 《大唐開元禮·賓禮》
69.^ 彭林, 宋德金, 唐贊功,1994,《中華文明史: 遼宋夏金》,河北教育出版社
外部連結[編輯]
Template:Commonscsat
漢網
大明衣冠論壇
擷芳主人主頁
大明衣冠圖誌
漢文會館-華漢服章
漢服北京
雲南漢服
漢服Wiki
1個分類:漢服
[關閉]
漢服[編輯]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提示:本條目的主題不是唐裝。
現代的男女漢服,左為女裝(襖裙、褙子),右為男裝(道袍)
漢服便服裋褐
漢服,即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近四千年中,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2],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3]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4],是漢民族傳承五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以《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漢族千年不變的民族特色,並通過周禮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華夏的冠服制度。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20多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的美譽,反映了漢族的文化禮儀,漢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而禮儀文化植根於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繫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的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繫帶、寬袖,又以盤領、圓領等為其有益補充,一般不在顯眼處使用扣子(至明代才開始於部份款式的服裝顯眼處上使用鈕扣)。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少數民族政權禁止漢服的時期,最終直接導致漢服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消失。公元1129年,金朝政權下令禁民漢服,又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後來海陵王首先寬鬆了政策:詔河南民,衣冠許從其便,最後結果反而是金人服飾漢化。滿清初期,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即所謂「留頭不留髪,留髪不留頭」,嚴厲禁止人民穿著漢服,殺害大批拒絕剃髮易服者,從此漢服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當代,社會上重新出現了復興漢服的熱潮,希望透過復興漢服讓國人認識自身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目錄
[隱藏] 1 名稱由來
2 特點 2.1 剪裁結構
3 類型
4 服制 4.1 皇室與貴族服飾
4.2 官員命婦服飾
4.3 軍事服飾
4.4 士庶服飾
4.5 兒童服飾
4.6 婚禮服飾
4.7 喪禮服飾
5 領形
6 布料和染印
7 紋飾
8 配飾 8.1 首服
8.2 腰部裝飾
8.3 足衣
9 傳承 9.1 上古時期
9.2 夏商周時期
9.3 秦漢時期
9.4 魏晉南北朝時期
9.5 隋唐五代時期
9.6 宋朝
9.7 元朝
9.8 明朝
9.9 清朝
9.10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9.11 當代
10 漢服與華夏文化 10.1 表演藝術中的漢服 10.1.1 舞蹈服飾
10.1.2 戲曲服飾
10.2 宗教服飾 10.2.1 道教服飾
10.2.2 漢傳佛教服飾
10.2.3 神祇仙佛服飾
10.3 繪畫中的漢服
10.4 語言文學中的漢服
11 對周邊地區服飾的影響
12 相關條目
13 註釋
14 外部連結
名稱由來[編輯]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特別是以《周禮》《儀禮》《禮記》為基礎的儒家禮典,因為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周禮所制定。[6]「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7]《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可知中國古稱華夏,乃基於衣冠禮樂文明而得名,尤以衣冠制度之完善,及禮樂制度之。「服章」乃君臣位階識別之衣裝。故各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漢服最初是異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唐代敦煌被吐蕃佔領,漢人被迫從夷俗,只有祭祖時才忍悲含恨穿上漢服,「遺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分記」,設法回歸唐朝。[8][9]吐蕃漢人沿襲漢服保持民族氣節和習俗,保持和唐朝的聯繫。[10]宋元明以降,異族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國服,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人國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11]這裡的「晉之遺制」和「漢服」都屬於儒家的周禮服制。路振奉宋真宗之命出使契丹,記載幽州故國居民「俗皆漢服,中有胡服者,蓋雜契丹渤海婦女耳」,又見「虜主衣漢服,黃紗袍,玉帶。」[12]遼使出使中國著遼國國服,而其副使則著漢服。[13]1126年金太宗頒布改俗令,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見小民有依犢鼻者,亦責以漢服斬之。生靈無辜被害,不可勝紀。[14][15]金兵入侵,宋朝郭靖不願棄漢衣冠而自殺。[16]朝鮮史載明朝平遼將軍總兵官毛文龍令投降的金虜換著漢服。[17]祖大壽兵敗,張春與朱之蕃之弟被俘,堅決不剃髮,著漢服居長興寺。[18]史載,所謂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滿清以此為鑒,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19]反清復明的最後據點之一福建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漢人還保持著在葬禮前為死者剪去作為滿清奴役漢人象徵的辮子。[20]
特點[編輯]
復原的漢代交領襦裙
穿道袍的男子
漢服特點是交領右衽、以繫帶為主。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稱為右衽;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論語中記載孔子曾說,若無管仲尊王攘夷,就會淪為異族統治而「被髮左衽」。[21]可見「右衽」這一特徵對於漢民族的重要性。
漢服一般用束帶繫紮,少用扣子。明代後期較多於顯眼處使用紐扣,但與滿清服飾有明顯不同,見於女裝及少數男裝常服、軍服、便服;滿清服飾以布製盤扣為主,扣帶很長,極為顯眼,大量用於禮服、官服、常服等各類型、各身份人物所穿的服裝。
漢服雖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在裁剪之時,看上去雖然是平面直線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會隨著人體的結構,呈現出不同的線條,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看,都十分動人,和環境共同成為靈動的藝術品。這與中國文化中重視人與自然的共融關係,「萬物與我為一」可謂互相輝映。因此漢服不僅重視人體的各個側面的線型,而且還注重人與環境之間,繼而成為服飾的特色。漢族傳統服裝中,貴族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袖子的長度也十分長。官員與老人的袖子延至手後,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漢服袖徑寬大時可達四尺,這種寬大的剪裁,使得漢服在穿著起來之後,可以形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流線,隨風而動,但毫不拖拉,給人灑脫飄逸、仙風道骨的感覺。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典型特徵是交領右衽、繫帶無扣,但實際上仍有其他款式。漢語里和衣服相關的詞彙,通通是漢服的特點。漢服的結構分為10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22]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小衣包括汗衣(汗衫)、犢鼻褌。中衣包括上衣下褲、中單、曲領等。大衣即外衣,如深衣、圓領袍、衣裳、袴褶、裙襦,還有外套如半臂、褙子等。此外,還有配飾如襪、帔、革帶、玉帶、銙等等。
剪裁結構[編輯]
古代布帛是人民向國家上交的稅收之一,幅寬二尺二寸。[23]傳統的漢服通常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手工布縫製。[24]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右衽。前襟的中縫稱為裻。裾的長度分為要中,膝上,腳背上。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
類型[編輯]
雖然漢服的款式名稱很多,但漢服的基本款式,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開,上身著短衣,下身著裙)、上下連綴式(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褲式、上下通裁等類型。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其中「裳」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上衣下裳的樣式多保留在禮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襦裙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裝形制之一,是幾千年中漢族婦女最常見的衣著。襦指短上衣。裙,裡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籠之。[25]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一直持續到明末清初,因為剃髮易服而終止。
上下連綴式又稱深衣制,周代至漢代流行的曲裾袍、直裾袍都屬於上下連綴式。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正義·深衣》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士人取得科舉功名後,就脫去白衣,改穿襴衫(官服)了。明代出現的曳撒、貼里、鞠衣等也屬於上下連綴式。
上下通裁的有圓領袍、直裰、直身、道袍等,特點是上下不分裁的袍服。
上衣下褲式又稱裋褐,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褲子,是勞動人民常見的衣著。
外套類有褙子、半臂、披風、鶴氅衣等。褙子是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26]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禪》:「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狀如單襦袷襖,特其裾加長。直垂至足焉耳。其實古之中禪也,禪之字或為單,中單之制正如今人背子。」相傳始於唐,盛行於宋。《宋史·輿服志》云:「婦人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及眾妾皆褙子。」宋明皇后常服紅羅背子。[27]披風由褙子演變而來,於明代出現。
服制[編輯]
主條目:漢服體系
漢代貴族服飾直裾袍
漢服的禮服、祭服無論顏色、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同身份的規定亦有不同。公服、官服、命婦服飾也有一定規格。常服、吉服一般無嚴格規定。雖然如此,常服服制有時也表現出等級差異,例如貴族常衣大袖長裾的大掖衣,士庶則著短衣小袖的襦絝。明代甚至規定「庶民衣長去地五寸。袖長過手六寸。袖樁廣一尺。袖口五寸。軍人衣長去地七寸。袖長過手五寸。袖樁廣不過一尺。窄不過七寸。」[28]然而部份朝代也常出現服飾僭越。
皇室與貴族服飾[編輯]
古代天子及男性近支皇族的大禮服為冕服,配冕冠,先秦貴族禮服為玄端,用作祭服、朝服、冠禮及婚禮服。祭服又有素端,這幾種服裝都是交領、右衽的上衣下裳制、大袖。唐代之後不再以玄端為祭服,另設祭服。皮弁服也是皇室男性禮服的一種。皇后、太子妃大禮服為翟衣,屬上下通裁的大袖袍服。明代時鞠衣、大衫為其他女性皇族的禮服,穿著時配鳳冠霞帔;鞠衣為上下分裁的深衣制圓領袍。
皇帝及近支宗室常服為袞龍袍,皇帝的袞龍袍常用黃色,故又稱黃袍。袞龍袍最常見為圓領,上面綴有龍紋,但亦有些是交領。
宋皇族朝服配方心曲領
明萬曆帝冕服像
身著圓領十二章袞服的明睿宗
官員命婦服飾[編輯]
宋代將軍公服像
File:CC wm2.jpg
明代官員祭服復原
官員服飾稱為官服,上朝所穿的為朝服,宋代官員朝服配方心曲領,依等級戴進賢冠、貂蟬冠或解豸冠。明初朝服為青色衣緣的赤羅衣、赤羅裳,頭戴梁冠。明代官員祭服為青羅衣、赤羅裳配方心曲領。官方祭祀時官員會穿祭服,宋明祭服會配方心曲領。
公服為官員之制服,唐至明時公服皆為圓領袍,唐宋公服按照等級依次用紫、朱、綠、青色,戴展腳襆頭[29]。明代公服按等級依次用緋、青、綠色,只在朔望日朝參穿著,其他日子則穿官常服。明代官常服綴有補子,又稱補服,顏色不拘,有圓領、交領兩種款式。命婦禮服為大衫霞帔,配翟冠。常禮服為綴有補子的圓領袍或襖裙。有功之大臣、命婦可獲皇帝賜蟒服。
唐代官員朝服
宋代官員公服
寇準藍地撮暈花公服
宋代女官服飾
穿方心曲領的司馬光
明代一品文官常服像
明代二品文官常服像
明代三品文官常服像
明代二品武官常服像
明代戴翟冠、穿補服命婦像
蟒服
明代戴梁冠、穿補服命婦像
軍事服飾[編輯]
皮弁服、劍服、盔甲與戰袍。
岳飛、韓世忠軍服
宋朝甲盔
甲盔
莫高窟張義潮軍隊
張義潮軍隊
平番得勝圖
士庶服飾[編輯]
士庶男子常禮服
深衣為士庶男子禮服、祭服,宋代深衣及朱子深衣均為直衿、大袖,穿著時為交領右衽,明式深衣則為斜衿。襴衫亦為士人常禮服。
先秦至漢代的直裾袍、曲裾袍為士庶禮服,男女皆可服。後世士庶男子常禮服及吉服多為袍服,女子常禮服及吉服多為襦裙。裋褐則是便服,男女通用,為上衣下褲,在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時穿著。窄袖襦裙亦是女子便服。
穿衣褲的宋代庶民婦女
穿交領襦裙的宋代婦女
宋代穿襦裙的婦女和穿裋褐的男子
穿對襟襦、抹胸的宋代婦女
穿袍服的宋代男子
穿直身的宋代士人
宋代庶民男子服飾
明代士人服飾
兒童服飾[編輯]
現代的幼童漢服(襖裙和半臂),配虎頭帽
File:明夏葵《嬰戲圖》1.jpg
戴箍子、穿圓領衫(左)和穿披風(右)的明代小孩
漢族兒童衣服形制一般與成年人差異不大,最常見是上衣下褲類,除了一般的裋褐外還有單穿半臂和褌者,較少見袍服類。唐宋時女孩也會穿襦裙,明代則有穿襖裙。一些幼童也會只穿內衣如肚兜、連腿裹肚衣、抹胸、裲襠等。嬰兒常穿開襠褲、戴圍嘴(又稱涎水兜、涎兜),圍嘴常裁成花瓣狀或梅花狀,也有其他形妝,常會繡上吉祥圖案。稍大能控制大小便的幼兒則改穿合襠褲。至清代雖然推行剃髮易服,但由於「老從少不從」,年幼穿漢服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交領右衽繫帶的設計不易弄傷嬰兒和幼童的幼嫩肌膚,同時也有教孩子不忘明朝、祖宗衣裳的意義,今人多稱「和尚衣」[30][31][32][33][34]。
兒童的首服與成年人有差異,嬰兒和幼童常戴虎頭帽,因為人們相信老虎有威鎮邪氣和鬼怪的力量,能保護小孩和給小孩帶來力量。除帽子外還有[箍子]](又稱抹額、額箍、額子、圈帽等),常有老虎、花朵等圖案,也有素麵的。還有風帽,是一種後面延長的帽子,可以擋風。也有些首服和成人的相同,例如幅巾。鞋履除了一般的鞋子外,嬰兒和幼童還會穿獸鞋如虎頭鞋、豬頭鞋等[31][33] [34]。
穿連腿裹肚衣的唐代嬰兒
單穿半臂的唐代嬰兒
穿紗褙子、襦裙,戴箍子的宋代女孩
穿裲襠的宋代小孩
穿肚兜的宋代小孩
戴幅巾(上)、風帽(下)的小孩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穿襖裙的女孩
戴虎頭圈帽、穿披風的明代小孩
繡上老虎頭的花形圍嘴
繡上「指日高陞」字樣和吉祥圖案的兒童肚兜
婚禮服飾[編輯]
明制婚服
主條目:漢服婚服
參見:士昏禮及中式婚禮
先秦士的婚禮稱為士昏禮,新郎親迎時穿著大夫等級的爵弁、纁裳緇袘,即玄色上衣、纁色綴有黑邊的帷裳,「袘」即綴邊。新娘則穿純衣纁袡,即纁色衣緣的黑色深衣,「袡」即衣緣。其餘程序則依照士的服制。也就是卿大夫的妻子穿白色的展衣,士庶人的妻子以黑色的褖衣為禮服[35]。《禮記正義· 曾子問》:「嫁服者,士妻褖衣,大夫妻展衣,卿妻則鞠衣。故《士昏禮》云:「女次純衣。」純衣即褖衣也。」因此,按照周禮,士庶的新娘穿黑色褖衣,大夫的新娘穿白色展衣,天子正妻受冊穿禕衣。
唐宋制度,新郎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大紅圓領袍)婚。新娘視新郎等級穿著,初唐新娘穿花釵禮衣,為深衣制禮服;後來花釵禮衣之制漸式微,新娘改穿大袖襦裙出嫁,多為綠色。士庶綠衣新娘與穿紅圓領公服的新郎配在一起,是為「紅男綠女」。宋初承唐制,後來新娘改為穿鳳冠霞帔出嫁,此制延續至明代。明代官員婚禮,新郎按照官品穿官常服,新娘視其夫等級穿命婦常禮服。士庶婚禮可假九品官服、九品孺人常服,但時有僭越;亦有不穿官服以士庶常禮服(男穿袍服、女穿襖裙)為婚服者。
喪禮服飾[編輯]
《三才圖會》插圖中的斬衰,衣不縫邊
漢服的喪服主要依據五服制定,五服是指一定範圍內親屬逝世時以居喪期限長短和喪服的粗細定下的規則,當中的服裝是在喪禮中穿著。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是斬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喪服。斬衰衣旁和下邊不縫邊。其次是齊衰,用熟麻布做的。因為縫邊整齊,所以叫做齊衰。再次之是大功,亦稱「大紅」,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齊衰精細些。小功又次於大功,亦稱「小紅」,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細。五服中最輕的是緦麻,比小功服更精細。明代皇帝、皇后鴐崩,官員所服之斬衰服是把烏紗帽去雙翅、以白布包裹,穿素色圓領袍、配腰絰(麻繩)、麻鞋;除服後換素服、烏紗帽,黑角帶,百日後穿回平日的衣服。命婦則穿麻布圓領、麻布裙、麻鞋,頭蓋麻布蓋頭,二十七日除服。
五服制度較為複雜,歷代多有簡化,稱為孝服,又稱孝衣。除服後,居喪期間會穿著普通的服裝,但會選一些顏色較素淡的,女子也少用華麗的首飾,明代時女子會由平日黑色或金絲狄髻改戴白色孝髻。
奴僕在主人喪禮期間會穿白布衣、戴白帽。
齊衰
大功
小功
領形[編輯]
上衣的領子可分為直領、交領、矩領、曲領(圓領)。直領又稱對襟,即左襟和右襟平行。兩襟相交則稱為交領。相交之處為直角則稱矩領,兩襟相交為曲線則稱圓領。領形是漢服的主要特徵,「領」也是漢服上衣的計量單位。
直領
矩領
交領
圓領(曲領)
立領
方領
布料和染印[編輯]
主條目:中國傳統織物工藝
漢服傳統用布分為:金縷、錦、羅、綾、絹、紬、紵絲、縑、綺、纚、紗、帛、布、棉、麻等等。[36]織金、錦、羅、綾是最昂貴的織物,綾羅錦繡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徵。秦漢時期,除齊紈、魯縞享有盛名外,[37]尚有吳綾、越羅、楚絹、蜀錦等名品。湯式《一枝花·贈美人》曰:「價重如齊紈魯縞,名高似蜀錦吳綾。」最古老最廉價的材料是麻葛。[38][39]
周禮就規定有典絲、染人從事印染。傳統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40]包括: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櫱、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芽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41]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華夏陰陽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纁-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
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纁。
色彩
染料
色圖
藍
藍草
紅
紅花
綠
槐花
金黃色
蘆木
鵝黃色
黃櫱
紫色
蘇木、青礬
最廉價普遍的是藍草制靛的藍印花布,[42]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時期,古時稱為藥斑布。[43]漢族的染印工藝稱作三纈,即蠟纈、夾纈、絞纈。纈是指系繒帛而後染之,使系處形成一定的花紋,起源自秦漢時代。[44][45]明代的織錦與刺繡興起以後,夾纈逐漸衰落,並被鹼印、拓印,刮漿防染法取代。
漢服的織綉工藝通過蘇綉、湘繡、蜀綉、漢綉、粵綉以及蜀錦、雲錦、宋錦流傳至今。緙絲是技藝最高的織花藝術品。唐代,始有用絲織制緙絲,以生絲為經,以染織熟絲為緯,有的加飾金線或孔雀羽,工藝複雜細緻,用色最多達 70 多種。
紋飾[編輯]
漢服的紋飾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46]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黻衣是天子帶有紋飾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 背的紋飾。《詩經》云:「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飾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 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 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士庶常服的紋飾則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為主,如纏枝紋代表子孫連綿,暗八仙紋代表八仙庇佑。
配飾[編輯]
定陵出土鳳冠
定陵出土明神宗金絲翼善冠
嬰幼兒戴的虎頭帽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漢服的內部體系非常成熟、完備,配飾種類繁多、樣式豐富。
首服[編輯]
主條目:漢服首服
冠帽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冕冠、爵弁(雀弁)、皮弁、韋弁、冠弁、武弁、通天冠、長冠、幅巾、烏帽等等。皇帝、公侯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的禮冠叫做冕。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珫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充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梁冠,是歷代文官的冠飾,源於戰國時代的進賢冠。籠冠就是「武冠」或「惠文冠」,是歷代武官的冠飾。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兒童帽飾則有虎頭帽、花帽等。
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翠翹、冠梳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頭插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47]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梳櫛。[48]唐朝婦女流行廣插釵梳。[49]漢族婦女還有戴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簪花花」。[50]王母娘娘見漢武帝髻上插大花。[51]明朝孔府在大庄設佃戶花庄,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明代中期開始又流行抹額,遮蓋額頭。
腰部裝飾[編輯]
腰帶會有很多種:[[大帶,蹀躞帶,革帶,絲絛等,而各個腰帶也會有不同的分工。例如革帶是用來懸掛重物,如蔽膝,佩劍。
佩劍也是古漢服的一部分(劍在戰國後已逐漸由兵器變為禮器),士人著正式服裝往往有佩劍。
足衣[編輯]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52]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53]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女性的鞋履常有繡花,稱為繡花鞋。嬰兒和幼童多穿虎頭鞋、豬頭鞋等。
三國時期的木屐
夾腳木屐
夾腳木屐
傳承[編輯]
主條目:中國服飾史和漢服歷史
漢服在幾千年的漫長時間中通過歷代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恆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各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緻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54]現代漢服不再體現等級制度,可粗略分為禮服、吉服、常服、便服,禮服是正規禮儀場合所穿、有嚴格形制規定;吉服是節日或喜慶場合所穿,形制規定不嚴格,一般較為華麗;常服則是平常穿著較為正式的服裝;便服則是在家居、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時所穿的服裝。
上古時期[編輯]
黃帝垂衣裳立宮宅
根據中國古籍,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繫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制衣服」[55]。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56]。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57]且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屬傳說時代,史書記載未必符合現實,未能確定漢族先民是否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
夏商周時期[編輯]
穿垂胡袖袍服的周代俑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則縞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58]夏商周的衣裳之制即吉禮中的冠弁服、皮弁服、爵弁服。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下裝稱為「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這時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帶固定,腰帶以帶鉤繫結,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這一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袍、襜褕兩種。還出現了襦裙。
穿短衣的東周車伕俑
穿袍的東周玉人像
復原的戰國武士服飾
秦漢時期[編輯]
復原的漢代三重衣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繞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59]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穿上後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三重衣」。
由於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秦代穿短衣的武士俑
秦代穿交領袍、繫上配帶鉤皮帶的武士俑
穿復原襜褕(左一)、繞襟袍的漢代著衣俑
穿垂胡袖袍服的漢代俑
漢代帶鉤
漢代帶鉤
復原的繞襟袍
東漢武士俑
穿大袖三重衣的漢代彈琴俑
穿襦裙的漢代女俑
魏晉南北朝時期[編輯]
魏晉貴族男子及其侍從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基本承襲秦漢的遺俗。男子的服裝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洒的效果。
魏晉平民裝束
南朝穿交領袍男子造型的燭台
北魏彩繪人物故事漆屏中穿袿衣的人物
穿大交領襦裙(內有圓領中衣)的北齊女子
西魏穿上衣下褲的男俑
北齊騎兵
隋唐五代時期[編輯]
主條目:隋唐五代服飾
整個唐代皆流行的齊胸襦裙
穿圓領袍的唐代宦官
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
唐代男子常服,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隋唐婦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流行齊胸襦裙。除齊胸襦裙外,這時期的仍有高腰和中腰襦裙,上襦低胸。此外還有「半臂」,又稱「半袖」, 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披帛,又稱「披子」,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
唐圓領袍
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仕女襦裙,部份為低胸裝
唐朝交領襦裙配披帛
著裙襦下棋的宮女
穿圓領半臂的唐代女俑
宮樂圖
五代《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中的漢服
韓幹畫馬
重屏會棋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貴族婦女穿齊胸襦裙
《簪花仕女圖》中的五代貴族婦女大袖衫配訶子裙
穿訶子裙、半臂的五代女子
穿高腰襦裙、配披帛的南唐女子和穿褲的嬰兒
宋朝[編輯]
穿褙子的宋代婦女
宋朝漢族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以襦裙為主,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襦裙,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宋徽宗聽琴圖》中的上衣下裳配褙子
宋代庶民婦女服飾
穿短褙子和褲的宋代婦女
穿對襟襦裙的宋代婦女
穿褙子的雜劇演員
元朝[編輯]
元朝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故此漢人仍然以漢服為主。
元代漢人的裝束
元曲演出壁畫
元代漢族百姓
元代版畫中的人物服飾
明朝[編輯]
主條目:明朝服飾
File:漢服 i.jpg
孔府藏明代襖裙
穿曳撒投壺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60]。明代開始於顯眼處使用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在顯眼處用扣子。
六合一統帽男子
身穿道袍的利瑪竇
穿道袍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穿行衣的吳偉業像
穿圓領袍鄭成功畫像
明代小廝
明代僕役服飾
穿立領襖裙的明代少女
穿主腰、襖裙的明代婦女
清朝[編輯]
清康熙年間漢女交領襖裙
清末交領童裝上衣,旁邊加上一字扣繫結,不單用繫帶
另見:剃髮易服、旗袍和馬褂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嚴酷的剃髮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延綿數千年的傳統服飾制度被迫中斷。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如孔子的後裔孔聞謤上書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服飾;鄭成功的兒子明鄭鄭經以繼承明朝為號召,將剃髮易服作為拒絕投降的原因之一;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髮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滿清為了鞏固其統治,還組織群臣學習《金世宗本紀》,告誡群臣不要學習漢人習俗,從北魏至遼金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
據傳,有「十從十不從」之民謠,譬如:「生從死不從」,指男子生前要穿滿人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男從女不從」、「老從少不從」,指女子及少年兒童可以不剃髮易服。[61]然而這只是民謠,從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並且,即使因此殘留了部分漢族服飾,因為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衝擊,也逐步滿化,如漢女襖裙清初仍然是交領,後來轉為滿服的厂字領。但直至清末仍然有一些童裝維持交領右衽的典型漢服款式,但後來人們已忘記這種是漢族傳統服裝,見交領右衽即聯想到僧侶服裝,故稱嬰兒和兒童穿的交領衣為和尚衣。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族元素的服裝,而寧願穿戲服作戰。
清康熙年間戲服
清代交領右衽嬰兒上衣,領部紋飾有所變化
清代交領右衽嬰兒上衣
清代交領右衽嬰兒衣褲
清代對襟童裝上衣
清代交領童裝上衣
清末交領童裝百衲衣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編輯]
1947年輔仁大學社會系畢業生穿漢服拍畢業照
民國初年的祭服畫像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滿清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頒布《暫行祭祀冠服制》恢復了漢服式祭服。[62]夏震武束髮深衣,張大千也寬袍大袖遊歷歐洲。錢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說》,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當科員時玄冠深衣,繫上大帶去上班。但由於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一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由於政府教育的缺失,不少漢人甚至將「韃虜」強迫漢族穿著的旗袍、馬褂誤認為是漢族的傳統服裝。
有些嬰兒和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時人稱為和尚衫。
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祭天儀式上的官員身穿漢服
一位穿祭服的福建籍民國官員
章太炎參照和服製作的漢服
穿祭服的民國官員
第十七屆孔教大會部份參加者穿漢服
張大千漢服遊歐洲
陳煥章深衣照
賽金花交領袍照
1930年燕京大學一位畢業生穿著漢服
當代[編輯]
漢服復興運動
中國大陸市面售賣的嬰兒「和尚衣」,實為傳承至今的漢服
英國華人參與漢服運動,當中有傳統裁剪的漢服,也有改良漢服
傳統的漢服嬰兒和兒童交領右衽服飾一直流傳至今(有部份的繫帶方式有所改變),並有人大量生產於市面出售,但大部份民眾並沒有認出此等服裝是自古傳承的漢族傳統服裝,而稱之為和尚衣(交領右衽類似僧侶服裝)、奶哺衣(視為嬰兒專用款式)、揭領衣、交領衣、綁帶衣(依其交領繫帶的特徵)等,因此不少人雖然幼年時穿過漢服卻沒有「漢服」的意識。近年,一些漢人重新倡導恢復清朝以前的漢族傳統服飾,即當代漢服復興運動,漢服才開始被廣大民眾重新認識,並獲得一些年輕人以及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及部份海外華人認可。漢服倡導者著重倡導在傳統節慶及祭祀等等場合率先穿著漢服,對於這個正在興起的現象,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當代,漢服根據其用途,主要分兩種:禮儀漢服與家常漢服。顧名思義,禮儀漢服是為了展示給公眾,歷史漢服在隆重或喜慶的公共儀式中的重要角色而用的,所以通常著重華美繁重,而忽略樸素方便。而家常漢服,又稱便常漢服,其目的是為了在當代人日常室內起居中,將漢服元素充分融入,以取代現在在家居中普遍使用的唐裝以及西方睡衣等,著重的是樸素,方便,舒適,簡單。現在日本和服中的浴衣、甚平,現代韓國的上衣下褲韓服,便常使用的功能是十分大的。這是因為這些民族在冠婚葬祭儀式(冠禮、婚禮、葬禮、祭禮)中使用本民族服飾更頻繁,所以本民族的和服、韓服的便常功能就自然彰顯。但是在中國,由於當代漢服運動是從儀式漢服開始的,代替睡衣,浴衣功能的家常漢服,現在才剛剛起步。而依傳統形制裁剪的漢服,當代也會在布料、紋飾、配色、裝飾、配件上創新,以迎合當代人的喜好。
此外有些形式上與歷史上傳統的漢服迥異,但仍保留有顯著漢服元素(例如沿襲漢服交領右衽及繫帶元素而與清式系列服裝及西式服裝迥異)的,則稱為改良漢服,最常見的有改良直裾和改良曲裾,無論剪裁或穿著效果均都與歷史上傳統的直裾袍和曲裾袍差異很大。
現今的旗袍(海派旗袍)、長衫、馬褂、唐裝(新式馬褂)都是以滿族服飾為主體,融入西式服裝風格改良發展而來,而與傳統漢民族衣冠無任何繼承關係,雖然旗袍的立領、馬褂的對襟及使用鈕扣等元素雖然曾出現在明朝服飾中,但都有很大差異,所以明朝服裝無直接承接的關係。
嬰兒「和尚衣」
有些嬰兒「和尚衣」繫帶方式有所改變
印有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角色圖案的嬰兒「和尚衣」
傳承明代漢服繫帶方式的嬰兒「和尚衣」
穿著改良直裾(右)和改良曲裾(左)的男女
依照傳統形制但配色創新的襖裙
穿著改良漢服婚服的婚禮
穿著改良漢服的漢服復興運動參加者
參照仕女圖服飾製作的襦裙配褙子
漢服與華夏文化[編輯]
「衣冠」「冠帶」之類的詞彙常常成為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
「衣冠」之類的詞彙也常常用作中國或漢族的代稱。如明人沈國元在《兩朝從信錄》中稱:「奴酋(努爾哈赤)倡逆,而佟養性、佟養真等佐之,明棄我之冠裳,甘為賊之肺腑。」把「冠裳」作為中國明朝的代稱。
表演藝術中的漢服[編輯]
舞蹈服飾[編輯]
主條目:中國舞
中國舞服裝以漢服為基礎,較生活上的服裝富有裝飾性,袖子亦較長
舞蹈是儒教郊祀和朝會儀式中的重要環節。」《三輔黃圖》卷五記載:「[漢]武帝時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歲童男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例如,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稱「健舞」,文舞又稱「軟舞」,兩種風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後者飄然若仙。兩種不同的舞蹈採用兩種不同的服飾。總的看來,健舞的舞服以小袖為多,以便騰越旋轉。而軟舞的服裝則多用長袖,以表現出婉轉、舒展的姿態。郊廟雅樂的重要樂器是編鐘,味淡聲希,伶官口耳相傳,其音韻曲折、恬淡高雅。[63]民間的民俗舞蹈則採用加以裝飾的士庶日常服飾或吉服。
舞蹈時所穿的服裝往往更富有裝飾性,袖子較長,便於舞動時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
穿長袖舞衣的漢代舞俑
穿喇叭袖舞衣的北魏舞俑
穿長袖舞衣的唐代舞俑
穿特別款式舞衣的唐代舞俑
穿舞衣的唐代舞俑
穿舞衣、披帛的唐代舞姬
戲曲服飾[編輯]
主條目:中國戲曲
黃梅戲官生官衣和女裝
戲曲服裝較通常的服裝更具有裝飾性。傳統戲曲服裝雖不是現實或歷史服飾的照搬,服飾的色彩、紋飾及著法又必然要展示舞台人物的尊卑貴賤和遇到一些難以「僭越」的禁例。戲曲服裝大致可分為小生褶子、帔風、老生蟒袍、官生官衣、武生靠衣五大類。宋代初年之後,黑色則和白色一起。為庶人所服。戲曲舞台以黃、紫、 朱(紅)、綠、藍的次序來標明人物的社會地位,顯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充分生活依據的。以尊貴者服用的「上色」褒揚善士,以卑賤者服用的「賤色」貶抑惡行,是古代色彩習俗。
潮劇服飾
川劇老生蟒袍
越劇小生褶子
越劇
豫劇
京劇
粵劇戲服
評劇
臺灣歌仔戲
宗教服飾[編輯]
道教服飾[編輯]
一位現代道士的服裝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服裝形制與通常的漢服基本一致,道士平日所穿的服飾通常無花紋,進行儀式時會穿著華麗的法服,並有專用的首服如混元巾、純陽巾、五老冠等,因應儀式所需配搭。法服花紋圖案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會繪製太極圖、八卦圖案等。一般認為,道袍一說,來自莊子所著的儒服。由於滿清實行剃髮易服時容許道士穿著漢服,因此道士的服裝傳承至今,但部份道教宗派的法服會變得舞台化,綴上水袖。
清末民初道士
清末民初蟠桃宮道士
現代綴上水袖的道士法服
漢傳佛教服飾[編輯]
兩位穿交領右衽僧袍的僧人
佛教來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受中國文化影響,成為漢傳佛教,初期服裝仍然保留印度風格,披著僧祇支(sanghati)。至後魏時,始加右袖,縫合兩邊,稱為偏衫。[64][65]正規的法衣仍然是印度僧衣式樣,日常穿著的常服是根據漢服稍加改動、對顏色樣式等規定後確定下來的,明朝稱之為直裰。[66]已皈依佛教徒所穿的海青也是漢服演變而來。
穿交領右衽僧袍的廣欽法師
清末民初的僧侶
穿交領右衽僧衣的現代僧人
神祇仙佛服飾[編輯]
台灣觀音媽聯中觀音與各神明及陪祀及前面的土地公像皆穿漢服
穿漢服的清代灶公和灶婆像
滿清實行剃髮易服後,傳統宗教的神、仙、佛等的塑像及畫像的服飾依然保持漢服典型特徵,雖然後世神像衣飾有戲服化的傾向,但依然保持「漢官威儀」,除了一些生於清朝被視為神祇崇拜的人物外,傳統神祇不論是漢傳佛教、道教還是民間信仰都穿著漢服,甚至一些本來非漢族的人物被漢人視為神明後,其神像亦穿上漢服,例如來自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後,本是印度人造型的佛祖、菩薩等佛教神祇在漢族地區的造像都改穿漢服,其中觀世音菩薩在中國被認為是女性後,形象是穿著襦裙的婦女。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來自荷蘭的八寶公主,其神像就穿上漢服而非她生前穿著的西式服裝。
穿襦裙的觀音像
媽祖像的服飾是舞台化的漢服
穿大袖衫的三清之首元始天尊
穿大袖衫的道德天尊
穿冕服的玉皇大帝和穿公服、軍服的陪祀
穿上衣下裳、鶴氅的玉帝
穿蟒服的關帝像
繪畫中的漢服[編輯]
清代的擬古仕女畫,服飾與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女裝相差甚遠
中國畫本以人物為主題。現存最早的戰國帛畫,便描繪了漢服的廣袖、細腰,揭示出那個時代的審美。漢代的石刻,唐代宋代的人物畫,均以當時的服製為主。唐代的《搗練圖》、《宮樂圖》、《簪花仕女圖》等可以說是中國仕女畫之顛峰,也是今天人們研究漢服歷史的重要參考。明代的人物畫亦然。清兵入關、剃髮易服之後,「禁止服漢服,而夷狄的衣冠,畫家不肖以之入畫」,人物畫逐漸衰落。寫實性的肖像畫減少,仿古的「仕女畫」增多。[67]
語言文學中的漢服[編輯]
古代中國文人曾經留下大量與冠裳有關的詩句,讚美了漢服的絢麗華美、繁複多端。
如,唐朝李賀的《秦宮詩》「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描寫了漢代美少年秦宮的服飾。
王維的《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描寫了唐天子的服飾之華美以及大唐的氣勢。
對周邊地區服飾的影響[編輯]
主條目:漢服對周邊地區服飾的影響
漢服由於華夏儒教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地區的民 族、包括許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鑒了漢服的某些特徵,用于吉凶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 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國服」。[68]漢唐藩屬體制中,周 邊民族首領存在著定期朝見皇帝的所謂"朝集" 制度。無論是外國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謁中國天子,接受官職,貢獻方物,還是中國天子宴請外國君主,外國君主都要穿國服奉禮。國服制度促使了周邊民族形 成自己的民族服飾。比如,契丹太宗入晉,接觸到中原衣冠制度,北歸後,參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國服與漢服制度。[69]
隱藏▲
檢 ·
論 ·
編
漢服系服裝
中國
漢服
韓國
韓服
越南
越服
琉球
琉服
日本
和服
相關條目[編輯]
漢服列表
漢服運動
剃髮易服
漢服體系
中國服飾史
民族服飾
漢服復興運動
註釋[編輯]
1.^ 黃帝紀元
2.^ 陳致平. 《中華通史》. . P.20 (中文).:「先秦上古時期稱為華夏族,秦漢以後稱為漢族」
3.^ 漢服的盛衰存亡. 2006-04-08.
4.^ 新華網2010年07月01日品漢服之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5.^ 《續日本紀》:「初令天下百姓右衽。」
6.^ 司馬遷,西漢,《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7.^ 《論語·衛靈公》:「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車,服周之冕。」
8.^ 白居易,《縛戎人》
9.^ 《唐書》第216卷下
10.^ 翟理斯,《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通報》第7卷第559頁
11.^ 脫脫,元代,《遼史·儀衛志二·漢服》
12.^ 路振,宋,《乘軺錄》,江少虞《事實類苑》卷七七引
13.^ 《東京夢華錄》「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大使拜則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右肩為一拜。副使拜如漢儀。」
14.^ 《大金吊伐錄》卷三《樞密院告諭兩路指揮》
15.^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三二
16.^ 《宋史》:「吾家世為王民,自金人犯邊,吾兄弟不能以死報國,避難入關,今為曦所逐,吾不忍棄漢衣冠,願死於此,為趙氏鬼。」
17.^ 朝鮮《仁祖實錄》『凡虜之來投者,使其養子毛有見主之,卽換著漢服,人不得識別矣。』」
18.^ 朝鮮《仁祖實錄》「朱之蕃之弟亦被執,終始不屈,張、朱兩人,不爲剃頭。城外有長興寺,張、朱著漢服,居於寺中雲。」上曰:『此可嘉矣。』」
19.^ 《清史稿》:「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太祖、太宗之業遂衰。」「有效他國衣冠、束髮裹足者,治重罪。」
20.^ 戴密微(Paul Demieville),法國,《吐蕃僧諍記》(Le Concile de Lhasa,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 de France,1952)
21.^ 《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22.^ 劉熙,東漢,《釋名·釋衣服》
23.^ 《冊府元龜》「唐高祖武德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絹二疋、綿三兩,自茲以外,不得橫有調斂。」
24.^ 《漢書》:「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
25.^ 《太平御覽》
26.^ 《占今圖書集成·禮儀典·衣服部》引《實錄》曰:「秦二世詔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於衫、身與衫齊而大袖。」又日;「隋人業中、內宮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間或日綽子,士人競服。」
27.^ 《文獻通考》「孝宗乾道中,中宮常服,有司進真紅大袖,紅羅生色為領,紅羅長裙,紅霞帔,藥玉為墜,背子用紅羅,衫子用黃紅紗,襠袴以白紗,裙以明黃,短衫以粉紅紗為之。」
28.^ 《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
29.^ 《宋史》「公服。凡朝服謂之具服,公服從省,今謂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領大袖,下施橫襴,束以革帶,襆頭,烏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30.^ 女子出嫁遮竹篩的由來
31.^ 31.0 31.1 《溫州晚報》記憶中那淡淡奶香「百家衣」
32.^ 浙江民俗之嬰兒服飾大全
33.^ 33.0 33.1 兒童服裝
34.^ 34.0 34.1 唐宋元間嬰戲畫中之兒童服飾配件
35.^ 《禮記正義》 曰:「子、男、大夫一命,其妻服展衣也。子、男之士不命,其妻服褖衣。」
36.^ 《魏志》曰:自公侯已下,大夫以上,皆服綾、錦、羅、綺、金縷之物。自是以下,雜彩之服,通於賤人也。
37.^ 《管子·輕重戊》「管子對曰:『魯梁之民,俗爲綈。公服綈,令左右服之,民從而服之。公因令齊勿敢爲,必仰於魯梁,則是魯梁釋其農事而作綈矣。』」
38.^ 《大明會典》「錦一尺八貫,紗一疋八十貫,綾一疋一百二十貫,羅一疋一百六十貫,麻布一疋八貫,葛布一疋二十貫。」
39.^ 《宋史》「惟春、冬加絹各百匹,大綾各二十匹,小綾各三十匹,羅各十匹,綿各五百兩。」
40.^ 植物染色樣
41.^ 宋應星,《天工開物》
42.^ 型染めとは
43.^ 《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干,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
44.^ 隋《二儀實錄》「纈,秦漢間始有」。
45.^ 玄應《一切經音義》:「謂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
46.^ 《禮記·禮器》
47.^ (唐)宇文氏,《妝台記》「漢武就李夫人取玉簪搔頭,自此宮人多用玉。時王母下降,從者皆飛仙髻、九環髻,遂貫以鳳頭釵,孔雀搔頭,雲頭篦以玳瑁為之。」「魏武帝令宮人梳反綰髻,插雲頭篦,又梳百花髻。」
48.^ (唐)段公路《北戸録》“着白紗帽而尚青袍或牙梳挿髻”
49.^ 《舊唐書·文宗紀》:「太和二年,詔諸公主不得廣插釵梳。」
50.^ 魏慶之,宋,《詩人玉屑》
51.^ (漢)班固撰《漢武帝內傳》
52.^ 郭若虛,宋,《圖畫見聞誌》
53.^ 李時珍,明,《本草綱目·服器部》
54.^ 《中國古代人物服式與畫法》,黃輝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91頁
55.^ 「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正義》注「五帝本紀」)
56.^ 「古者衣皮即服裝也,衣裳未辨。羲、炎以來,裳衣已分,至黃帝而袞冕。」
57.^ 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16-18頁
58.^ 《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後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冔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
59.^ 《漢書·王莽傳下》:"乃身短衣小袖,乘牝馬柴車"
60.^ 《大明會典》卷之六十·冠服一,卷六十一·冠服二;《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輿服二,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輿服三;《禮部志稿》卷十八·儀制司職掌九·冠服
61.^ http://gb.cri.cn/9223/2005/12/14/342@821256.htm 「華服」之變(《中國新聞週刊》漢服專題)
62.^ 《暫行祭祀冠服制》
63.^ 歷代女子服飾髮式變遷.
64.^ 宋贊寧《僧史略·服章法式》:「又後魏宮人見僧自恣,偏袒右肩,乃施一肩衣,號曰偏衫,全其兩扇衿袖,失祇支之禮,自魏始也。」
65.^ 《六物圖》:「此方往古並服祇支,至後魏時始加右袖,兩邊合謂之褊衫,截領開裾,猶存本相。故知偏衫左肩,即本祇支
66.^ 《敕修百丈清規》卷五「相傳,前輩見僧有偏衫而無裙,有裙而無偏衫,遂合二衣為直裰。」
67.^ 方人定. 《我的寫畫經過及其轉變》. 《再造社特刊》. 1941年.
68.^ 《大唐開元禮·賓禮》
69.^ 彭林, 宋德金, 唐贊功,1994,《中華文明史: 遼宋夏金》,河北教育出版社
外部連結[編輯]
Template:Commonscsat
漢網
大明衣冠論壇
擷芳主人主頁
大明衣冠圖誌
漢文會館-華漢服章
漢服北京
雲南漢服
漢服Wiki
1個分類:漢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