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色字頭上一把刀:《貝武夫:北海的詛咒》─令人意外的道德劇


色字頭上一把刀:《貝武夫:北海的詛咒》─令人意外的道德劇
2009/09/02 11:15
http://blog.taiwanpage.com.tw/rssview.html?id=1847163
色字頭上一把刀喔!!!
泰國曾經發生一名慘遭性侵染上愛滋病毒的女子,疑因報復心作祟,涉嫌引誘男子同眠,惡意傳播愛滋病毒,至少已60名男子受害,泰國疾病監控廳正在該名女子下落,同時呼籲男子自愛,小心遇上桃花煞.........。

色字頭上一把刀:《貝武夫:北海的詛咒》─令人意外的道德劇

2007/11/22 01:22
相信許多去看《貝武夫:北海的詛咒》(Beowulf)的觀眾,對它的預期,可能都只當成一部純搞特效、不用大腦的動作片看待,尤其它還有「三D」效果的噱頭做為宣傳重點。原本同樣抱此預期心理的我,卻意外看到這部電影以其再簡單不過的情節,暗暗釋放出頗堪玩味的道德命題。在煽情賣弄男女肉體之餘,它不僅像戒條般強化了男性栽在「色字頭上一把刀」的亙古真理,還大大解構了史詩片中原本應有的英雄神話,尤其結尾的曖昧,更是大膽挑戰「邪不勝正」的好萊塢家法,讓《貝武夫》變成一齣黑暗陰森的道德劇。
名導栽入動畫世界
這部片的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在好萊塢打滾多年,曾以《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獎,他在八○年代以科幻喜劇片《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系列走紅,其他作品還有《捉神弄鬼》(Death Becomes Her)、《危機四伏》(What Lies Beneath)、《浩劫重生》(Cast Away)等。2004年,他投入三D動畫《北極特快車》(The Polar Express)的拍攝,嘗試以最新的數位技術捕捉真人演員的細膩動作,再製作成電腦三D動畫。顯然勞勃辛密克斯的「興趣」不只是神來一筆,他持續對於這個介於真人實景與電腦動畫之間的「新」電影形式投注心力,選擇七世紀的古老史詩故事,拍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貝武夫》。

從《北極特快車》到《貝武夫》,說老實話,我尚未看出這項技術在電影影像呈現上的「必然性」,唯一可以解釋的,大概就是它提供了觀眾觀看電影時的新鮮體驗:戴上三D眼鏡,看著片中廝殺的武士與怪物,在我們眼前變成虛擬的立體影像。但事實上在「轉換」的過程中,從肉眼來看,片中的真人動作還是有些許時間差的延遲感,所以它的呈現,其實看來還是比較像傳統「動畫」的效果。
簡單情節中的道德命題
前面談的是形式問題,若回歸電影的本質分析,《貝武夫》還是一個化繁為簡的好萊塢式類型電影。就「故事」來看,《貝武夫》近兩小時的長度裡,講述的情節其實非常稀薄,原來史詩裡的細節全都簡化,幾乎只留下一條單一線的敘事支撐整部電影: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飾演的丹麥王本來是統御北海的一方霸主,結果碰上食人魔的侵略而束手無策,因此只好仰賴英勇的貝武夫為民除害。沒想到貝武夫殺掉食人魔後,竟也栽在食人魔母親「水妖」的美色手上,換來短暫的和平假象。在貝武夫稱王多年之後,水妖生下的火龍再度危害生靈,貝武夫終於得為自己當年的糊塗事重新負起責任。
整體來說,由於劇情太過簡單,《貝武夫》在我看來反而變成像是一部不斷強化、釋出教條的「道德劇」。
首先是「女色」對於男性的誘惑,在片中竟成了宛如宿命般的生生不息!從丹麥王到貝武夫,同樣臣服於水妖曼妙的女體與柔媚的語言煽惑之下,然後交換了自己的身體與靈魂,因而種下水妖生出害人怪物的悲慘結果。在《貝武夫》裡,好像再驕傲、再自信、再健壯的陽剛英雄,也無能躲過來自於「性」的誘惑;英雄主義至上的邏輯,變成註定敗在女色上的警世教條。看完《貝武夫》,男性觀眾似乎都冥冥中被上了一堂「管緊自己褲襠」的公民道德課;女性觀眾則彷彿發現自己的原始本錢,竟可以成為左右全世界的最大武器。我不認為這是一部女性主義獲得昂揚彰顯的電影,因為它對於水妖的描繪與詮釋,也只有狐媚般的外型而沒有什麼女性自覺;只是壓根沒料到,這樣一部動作電影,到頭來竟型塑成如此一個宿命論般的兩性觀點。
也因為建立在這樣的主題之下,看完電影之後終於讓人明白,為什麼勞勃辛密克斯非得請來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演出這個「凡人無法擋」的女性角色不可。裘莉本人的性感象徵(外型、形象),融合於這個角色本身,形一種更複雜的角色特質,當她看似全裸未露點地浮出水面之際,觀眾對於水妖/裘莉本人的慾望與想像,也讓這個角色的說服力變得不言而喻,溢滿戲裡戲外、巧妙互相指涉的奇妙趣味。

另一個重要而充滿反諷意味的議題,是電影裡對「英雄」的顛覆與解構。當丹麥王正視自己當年與水妖一夜風流生下食人魔的事實之後,他決定讓出王位,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性命,彷若畏罪自殺;同樣的遭遇發生在貝武夫身上,貝武夫最後也宛如自殺式的與火龍正面對拼。當貝武夫對得力助手維格拉夫坦承自己當年所犯的錯之時,維格拉夫則以「掩耳盜鈴」的方式當做沒聽見,不願讓貝武夫的英雄形象有所任何損毀。電影演到這裡,觀眾都看到了所謂「英雄」的真象,表面上正義凜然,但其實事情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甚至眼前的「英雄」,其實也就是災禍的根源/血源。
(以下這段細述到電影結尾,不想看的可以跳過)
電影的結尾,更是建立在這種「警世」作用之下的無盡曖昧。維格拉夫親眼看見貝武夫的死亡,並聽見他要自己接下國王一職。但維格拉夫看著海中央美麗的水妖,他沒有任何意圖殺她復仇的反應,反而是一臉飄飄然的木訥。雖然沒有明著拍出來,但電影結束於此,就暗示著水妖既沒被消滅,而眼見摯友剛被殺害的維格拉夫,顯然也將再度墮入臣服於她的命運。這是一個不明說、但極度黑暗而恐怖的結論,英雄將再被神化,亦將再度陷入一模一樣的輪迴之中,萬劫不復。
因此,撇開在動畫特效上的呈現不談,就戲論戲,《貝武夫:北海的詛咒》完全並非一齣傳頌英雄事蹟的神話,反而是徹頭徹尾的反英雄傾向。這是我戴著三D眼鏡、用力專心看完這部電影的另類收穫。若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不得不承認,這部片確實遠超過了我的預期。至於貝武夫為什麼沒事老要脫光衣服、露著一身肌肉全裸打仗?水妖為何非得全裸現身,卻半「點」也不露地逃過電檢剪刀?好像相對之下,也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影劇大哈啦」:歡迎大家來踢館回應~
你會特別想看《貝武夫:北海的詛咒》的三D版嗎?已經看過三D版的網友,感覺如何?哪個戲院的效果最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