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輕徭薄賦,藏富於民

輕徭薄賦,藏富於民

2010/07/03 09:45

檢舉 輕徭薄賦,藏富於民 分類:企管2009/02/06 08:51

還富於民,藏富於民
近期許多外資與國際機構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最樂觀的當屬國際貨幣基金的百分之二點二,最看衰的就是里昂證券。差別如此之大,小民當然聽聽就好,別太認真。

多年前,「經濟學人」雜誌曾開一個小玩笑。他們在一九八四年底,分別邀請倫敦的清道夫、卸任的財經首長、跨國公司的總裁、以及牛津、劍橋的經濟學者,就未來十年間,OECD國家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英鎊匯率,以及新加坡平均所得超過澳洲的年代做個預測。

據說經濟學家回去後戰戰兢兢搞了一堆計量經濟模型,所有的方法全用上了。到一九九五年,結果公布,清道夫最準,經濟學家最差。「經濟學人」於是說,最好的經濟預測,請看垃圾桶。

玩笑歸玩笑,這樣的結果卻也有幾分道理。每天為生活打拚的市井小民,對經濟榮枯的嗅覺敏感度,決不遜於高高在上的財經官員以及躲在象牙塔裡的經濟學家。
里昂的預估,雖然聽來有點「烏鴉嘴」,卻給仍陶醉在「消費券」夢幻裡的財經官員一個當頭棒喝。畢竟台灣只是一個島國,胃納極小,不可能單靠內需來提振經濟,如果不把眼光放回世界整體經濟,積極提升出口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恐怕負百分之十一就不是「太超過」而已了。

消費券的功效或許很直接,但畢竟只是短期的止痛藥。要刺激長久的國內消費意願,還是要回歸到「還富於民」的政策。用調降所得稅的手段,讓人民知道他長期的可用所得會增加,恆常所得會增加,民間才敢增加消費,經濟就能復甦。政府支出與公共建設當然也可以刺激景氣,但有個前提就是要能確保執行效率以及品質的提升,否則徒然浪費資源而已。
不論經濟成長率如何預估,最好的經濟政策還是「輕徭薄賦,藏富於民」。
【聯合報╱王釗洪/大學教授(嘉縣民雄)2009.02.06 03:33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720836.shtml
【附記】貞觀之治
太宗貞觀之治 ---- 唐太宗的文治與武功(公元 618 年~ 公元 690 年)


太宗即位之後,因親自目睹隋朝皇冠落地,經常以隋煬帝作為一面鏡子,來警戒自己和臣下,他認識到「亡隋之轍,殷鑒不遠」,「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他像荀卿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亦用以教誨其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在太宗治政的貞觀年間(六二七-----六四九年),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太平盛世,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貞觀之治的主要政績如下:

(一)政治方面

一、選賢任能:太宗用人唯才是舉,不問出身、不計恩怨。

著名的文武大臣中,魏徵當過道士,尉遲恭做過鐵匠,張亮出身農民。魏徵原是太子建成的舊臣,曾謀劃過暗害太宗,李靖、尉遲恭是降將,但均被予以重用。

二、從諫如流:太宗認為「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聖」,「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所以鼓勵臣下進諫,擴大諫官職權,凡詔令不妥須當奏明,不得阿從。對犯顏直諫之臣如魏徵愛護備至。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太宗均虛心納諫、擇善而從。後來魏徵死了,他傷心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三、平抑門第:詔令編修《氏族志》,注重立德、立功、立言,以功臣代世冑,用科舉代門第,破門閥之見,使出身寒微之士有仕進之機。

四、留心吏治:親錄刺史、都督之名於宮中的屏風上,隨記其功過,以備升貶。各州刺史由太宗親自選拔任命。另派李靖為黜陟大使,巡視全國政務,考察官吏勤惰。
五、改制訂法:中央政制實行三省(尚書、門下、中書)合議制。改良科舉制、府兵制,又詔令編修《唐律》。

(二)經濟方面

一、崇儉薄賦:太宗認為人民為盜乃因「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若「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盜,安用重法邪!」故即位後,乃遣散宮女三千餘人以省國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貢,輕徭薄賦,使民安居樂業。 
   

二、發展農業:太宗認為「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故注意不奪農時以利生產。貞觀五年二月,官吏擬調府兵作太子冠禮之儀仗隊,時值春耕,太宗遂下令改於十月舉行。此外,又招撫流亡回鄉生產,使天下饒足,斗米不過三、四錢。

三、開倉救災:貞觀初,關中、關東水旱霜蝗之災頗重,太宗鑒於隋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遂致滅亡」,認為「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乃下令開倉濟民。又拿出御府金帛,贖回因災被賣子女使歸其父母。

(三)文化方面

一、開弘文館:太宗為秦王時,己設文學館,即位後又置弘文館,聚圖書二十餘萬卷,聘官吏為學士。獎勵學術文化,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

二、興國子監:在首都長安設國子監(相當漢之太學,晉之國子學),下置七學館(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添置學舍一千二百間,有國子學生近萬人。

三、招留學生:允許四夷君主遣子弟來首都求學,使京師學子雲集。吐蕃、高昌、百濟、新羅、高麗乃至日本,均有子弟在長安留學。

(四)軍事方面

一、武功顯赫:太宗時,迭次對外用兵,經略四夷,降東突厥,平薛延陀,征高麗,服吐蕃,平回紇。其武功彪炳,使唐之國威播於四方,遠超秦漢。

二、四夷賓服:太宗對週鄰各族恩威並施,除用武力征服強敵外,也注意緩和民族矛盾,如益都大都督奏請出兵平僚人之叛,太宗不許。故四夷賓服,諸國來朝。原來西北各族稱其君主曰可汗,貞觀四年(六三○年),回紇等族首領乃擁戴太宗為最高首領,尊稱為「天可汗」。

總之,在貞觀年間,唐太宗及其大臣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以隋代速亡為鑒戒,「夙夜孜孜,惟欲清靜」,「憸以息人」,使「百姓安樂」,得以休養生息,又注意選拔統治人才,推行科舉制度,提倡文化教育,發展對外武功。因此,唐初全國人口迅速增加,社會經濟得到較快恢復,史稱「東至於海,南至於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焉」。當是時,宇內諸國莫不知有唐,故後來「唐」遂成了中國之同義語,時至今日,外人猶呼華人為「唐人」。

本文轉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21010002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漢唐盛世,後人總結其成功經驗,無非是當政者採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正如唐太宗所說:「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執政政府必須吸收經驗,切勿倒行逆施貽禍百姓。

沒有留言: